户外常识 分类>>
4款竞赛级山地车车横向对比万元以上XC性价比哪家强?
4款竞赛级山地车车横向对比万元以上XC性价比哪家强?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山地车消费者都停留在了“山马”这个层次上,随着近年来“真”XC赛事进一步趋于完备,大家对中高段的XC车热度也进一步升高。今天小编就
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山地车消费者都停留在了“山马”这个层次上,随着近年来“真”XC赛事进一步趋于完备,大家对中高段的XC车热度也进一步升高。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看一看,性价比较高的竞赛级别XC山地车。
当我们一提到竞赛级别的XC山地车,当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碳纤维山地车,激烈的竞赛需求自然需要比铝合金更加优异的材料性能。所以今天我们就将围绕碳纤维车架、高等级套件、竞赛入门级前叉等维度进行横向对比。
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车辆的整体几何,对于有着一定竞赛需求的人来说,几何的定位是十分重要的,由于XC等级涉及的下坡路段较少(下坡20%、上坡40%、平路40%),所以在几何上更需要注重能拉开成绩的上坡路段。
Giant和UCC 竞争者team,都使用了27.5寸轮径,在几何上也只有5mm的五通高度差别。整体几何更加偏向车辆的爬坡表现,较短的430mm后下叉长度会让车手在爬坡时更加迅速的将力量传输至后轮,加快了力量的反应速度。UCC 竞争者则更加激进一些,73.5的坐杆角度使车手的重心更加靠前,让发力更加直接和高效,更适应爬坡。
Merida在整体几何上却相反的增加了下坡方面的表现,虽然整体调整不大,但其445mm长度的后下叉进一步增加了车辆的稳定性,让车辆更长更稳定,但在爬坡性能上却恰恰相反,这样的几何会让爬坡中的发力更加迟缓,在爬坡较多的XC赛事容易形成先天差距。
闪电由于采用了29寸轮径,在几何上相对进行了调整,但整体思路和GIANT、UCC相同,都是略微偏向爬坡的几何设定。但在前后轮的轮胎搭配上,闪电采用了前2.3寸后2.1寸的设定方式,为前轮带去更好的抓地力和更大的阻力。
四家厂商在车架科技上具体并无过多差距,MERIDA和闪电使用了148开档除此之外并无过多差异,由于都采用了碳纤维车架,实际差异不大,主要的区别还是都集中在车架架型和涂装上。
四款车中,GIANT和Merida的涂装设计在选色和风格上近乎一样,不过Merida至少还能看,GIANT实在有些难以接受。
UCC和闪电则选择了低调的涂装风格,从侧面看时,UCC竞争者十分低调,但当我换了角度完美体育,瞬间就有了不同。UCC竞争者team的下管下方和上管上方有着中心对称式的大字母标识,十分具有表现力。设计师巧妙的利用方形的车架管型进行了隐藏,原来UCC竞争者TEAM心中还有这么一颗张狂的心。
在配置方面,小编想展开来说一下,毕竟款款都是2万元左右的售价,至少应该让大家了解一下买的值不值。
其实这个价位依然购买整车的朋友早已不是在乎性价比的人了,高品质、省事、便捷才是他们所追求的东西,但这也并不代表他们不关心自己购买的产品。
前叉作为整车三大件之一,对于山地车的整体性能来说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有意思的是,GIANT、MERIDE、UCC都采用了一只FOX 32 FLOAT 前叉。闪电则选用了一只ROCKSHOX REBA,在等级上二者是大致相同的,但在知名度上,FOX却更胜一筹。
XTC ADV 1是四款车中最贵的车,但令人失望的是他并不是最轻量化的。在配置方面采用了全套Shimano M8000套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XT套件。2*11速的速比搭配相较上一代3*10有了更加高效的变速响应和选择。除了套件,GIANT 采用了一只FOX 32 float 前叉和自家开发的P系列碳纤维轮组,并配了2.1*27.5寸schwalbe的轻量化外胎。所以在重量理应相对获得一个更好的成绩。但目前来看与售价略有不符吧。
BIG 7 XT同GIANT一样,唯一的差别就是在轮组方面,Big 7采用了自家的铝合金轮组,但和Giant一样,并没有完成出色的重量控制,在重量上还是差些意思。不过相较GIANT夸张的售价来说,已经够买一对出色的碳纤维轮组。总体来说还是可以选购的。
UCC竞争者TEAM是这几款车中最不像一款整车的整车,为什么这么说呢?UCC竞争者TEAM无论成产品配置上和性价比两方面都惊人的出色,首先9.6kg的重量就十分的亮眼,相较GIANT 10.5kg的重量来说俩者差了400元。
在套件上,UCC竞争者并没有选择更为便宜的Shimano套件,反而选择了成本更高的SRAM套件。指拨后拨都选用了SRAM X01,牙盘选用了一只国际赛事上常见的ROTOR副厂曲柄搭配34T的Q-RING椭圆牙盘,牙盘等效36T。ROTOR牙盘一直都以高刚性、轻量化著称,小编看到ROTOR牙盘时一度以为自己看错了,并且这只牙盘对外号称只有511克。
UCC竞争者Team选用了一只MAGURA MT4刹车,和Shimano XT对比来说一个轻柔一个刚猛,二者方向略有不同,只不过小编个人觉得MT4在竞赛中更喜欢比较刚猛一些的手感吧。
说到这里,大家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大家现在打开淘宝、ebay搜索一下Shimano M8000大套(含刹车),目前淘宝售价应该在3000元左右,而SRAM X01的小套4500元(1000后拨+800指拨+800飞轮+100KMC链条+900 MT4油碟+900 rotor牙盘)。所以UCC竞争者TEAM对于整车配置来说真的很用心。
但这并没完,UCC竞争者TEAM居然还配备了一对REYNOLD的铝合金成品轮组,说起REYNOLD骑过钢架的应该很熟悉,对,就是REYNOLD 520铬钼钢管的那家雷诺。当然不止钢管,REYNOLD 轮组也一直活跃在铁三、TT、XC世界杯等高端赛场上。小编也找到了UCC竞争者TEAM的重量为什么能控制到9.6KG的原因,外胎上也选用了的米其林2.1*2.75山地外胎。
令人惊喜的是,这还不算完,UCC竞争者TEAM还有PROLOGO NAGO坐垫。对,这个坐垫就600多!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闪电的配置。以国际品牌的惯例来说自然要降配一档,所以不出意外,闪电在套件方面采用了Shimano SLX搭配XT后拨的搭配。但令人意外的是,闪电采用了山地车上另一家大牌的曲柄:Raceface,尽管如此这款牙盘相较原厂的Shimano XT来说还是差了一些。
在其他方面Shimano M6000刹车、自编铝合金轮组,也是不出意外。总体来说2万元的售价和11.2kg(网友称重)对于闪电来说不亏,以闪电以往的脾气,连ROCKSHOX REBA都不会配置的。
UCC竞争者TEAM的性价比真的是毋庸置疑,虽然目前UCC的品牌实力相较国际大牌仍有欠缺,但这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也正是“薅羊毛”的好时机!
闪电EPIC HT COMP 29在性价比上虽然很差,但凭借品牌大、轮径大,依然可以考虑,只要你能接受他的不完美。
捷安特XTC ADV 1,看着这个售价和这个配置,都没有差3000的UCC轻,实在尴尬,不建议购买,也同时建议GIANT:您上大环赛的钱,为啥不让给消费者呢?以前的你没这么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