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曝光!南通通报5起!
曝光!南通通报5起!此次曝光的违法违规行为包括非法改装加装、销售未经3C认证的电动摩托车、销售冒用3C认证的电动车以及销售不合格蓄电池、不合格电动自行车等。其中,我市当事人销售未经3C认证的电动摩托车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依据该条例第六十六条规定,启东市市场监管局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作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10000元的行政处罚。
2022年6月28日,如皋市市场监管局对该市如城街道的某丁摩托车配件经营部所售铅酸蓄电池进行抽样检验,检验结论为不合格。经查,涉案蓄电池货值金额为18000元。
当事人销售不合格铅酸蓄电池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依据该法第五十条规定,如皋市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作出没收尚未售出的不合格铅酸蓄电池、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18000元的行政处罚。
2022年4月13日,海门区市场监管局对该区四甲镇吴某军经营场所进行检查,发现当事人店内待售的1台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了铅酸蓄电池,同时非法加装了后备箱,与产品合格证上标志的应配备锂电池及整车示意图不符。
当事人非法改装和加装电动自行车的行为,违反了《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第十二条第(二)项、第(四)项规定,依据该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海门区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作出罚款18500元的行政处罚。
2022年3月22日,启东市市场监管局对该市海复镇的唐某平经营场所进行检查,发现当事人店内待售的2个型号共3辆电动摩托车未经3C认证,前期已售1辆。
当事人销售未经3C认证的电动摩托车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依据该条例第六十六条规定,启东市市场监管局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作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10000元的行政处罚。
2022年7月11日,如皋市市场监管局对该市吴窑镇的周某华经营场所进行检查,发现当事人店内货架上有4盒待售的电动车后视镜冒用他人认证标志,且店内所有电动车配件均无标价牌。
当事人销售冒用3C认证的电动车后视镜、销售电动车配件时未明码标价的行为,违反了《江苏省惩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条例》第六条第(六)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依据《江苏省惩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条例》第十九条第五款、《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十三条第(一)项规定,如皋市市场监管局责令当事人改正,并作出没收涉案电动车后视镜、并处罚款3060元的行政处罚。
2022年12月15日,如皋市市场监管局对该市长江镇的某驰特电动车经营部销售的某型号电动自行车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为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经查,涉案电动自行车货值金额为2540元。
当事人销售不合格电动自行车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三条规定,依据该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如皋市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2540元的行政处罚。
今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部署要求完美体育,聚焦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维修领域,联动强攻坚、动真碰硬出重拳,以扎实有力的举措坚决守牢安全底线。截至目前,已排查销售、维修单位2310家,完成检查1028家,签订安全经营承诺书705份,发现并整改问题52个,立案4件。
市场监管部门要求广大经营者: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制度,不销售“三无”电动自行车及零配件;对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进行分类分区域销售,并明确告知消费者电动摩托车(轻便摩托车)机动车属性,驾驶电动摩托车(轻便摩托车)需要持证、上牌、缴纳保险有关要求;在销售维修过程中,不拼装电动自行车,不销售、更换二手蓄电池,不改装、更换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的品种和类型,不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改装提速,不加装影响电动自行车安全行驶的相关装置。
在此,南通市市场监管局也提醒消费者:驾驶电动摩托车(轻便摩托车)必须符合持证、上牌、缴纳保险等有关机动车管理要求;电动摩托车在市区范围上不了牌照,可能构成无牌上路的违法风险。使用“三无”电动自行车及配件,使用二手蓄电池及品种和类型不一致的蓄电池,以及违规改装、拼装、加装影响电动自行车安全行驶的行为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望消费者谨慎选购、维修。